
在谦逊中拥抱真理,即是通往成功的阶梯。
想象一下,若能超越自我,不将聪明才智显露于人前,而是以平和的心态与人交流,那将是何等的境界。当有人发表意见,即便你认为有误,若能以谦逊的态度回应:“或许我理解有误,我愿意聆听您的观点。”这样的态度无疑会赢得他人的尊重。
使用“或许我理解有误”、“我经常犯错”和“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”这类表达,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承认自己的不确定性,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争执,还能让他人展现出同样的宽容与谦逊。反之,若你坚信自己的正确无误,并直接指出他人的错误,结果又会如何呢?
曾有一例,彼得聘请了一位室内设计师为其选购窗帘。账单送到后,彼得惊讶不已。不久,一位朋友来访,看到窗帘后,愤怒地说:“这太过分了,你被设计师占了便宜。”尽管朋友说的是实情,但彼得不愿接受这样的指责。他开始为自己的选择辩护,解释为何高价购买质量与艺术价值兼具的窗帘是值得的。
然而,当另一位朋友赞叹窗帘的精美,并表示希望能拥有时,彼得的态度截然不同。他坦诚地说:“说实话,我自己也觉得价格过高,我后悔购买了这些窗帘。”当我们犯错时,若能以诚恳的态度面对,他人也往往会愿意接受,甚至对我们的坦白表示敬佩。
富兰克林的自传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关于处理人际关系、自我控制与品德修养的宝贵建议。他在自传中讲述了如何克服好辩的习惯,不再总是表现得比别人聪明,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、最和善、最老练的外交家。
富兰克林年轻时,一位教会朋友尖锐地指出他的问题:“本,你真是无可救药。你已经让所有不同意见的人感到不适。你的观点太过珍贵,无人能承受。你的朋友觉得在你面前很不自在。你知道得太多,没有人再愿意教你什么,也没有人愿意告诉你,因为那样会让人不快。因此,你不能再吸收新知识了,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。”
富兰克林从中汲取了教训,立刻改掉了傲慢、粗野的习惯。他说:“我定下一条规矩,决不允许自己过于武断。我甚至不允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有过于肯定的表述,比如‘当然’、‘无疑’等,而改用‘我想’、‘我假设’、‘我想象这件事应该是这样或那样’或‘目前看来是这样的’。当别人陈述一件事而我不同意时,我不会立即反驳或纠正错误。我会在回答时,表示在某些条件下,他的观点可能没有错,但在目前这件事上,似乎略有不同。很快,我发现我这种改变态度的收获:我所参与的谈话氛围都变得融洽了许多。我以谦逊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,不仅更容易被接受,还减少了冲突。当我发现自己犯错时,我无需尴尬。”
在谦逊中拥抱真理,正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。
版权声明: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句子迷 -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、文案和诗词!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欢迎关注:【绘画网】https://www.huihua8.ne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