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的春天,北京某建筑工地上,一名瘦弱的民工王宝强突然接到一个电话,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名字:“王宝强”。这个简单的名字,却预示着王宝强命运的转折。
那时的王宝强,只是一个北漂的民工,每天在北影厂门口蹲活儿,一天只能赚50元。然而,这个改变他命运的电话,来自《盲井》剧组,导演李杨邀请他出演男主角。这个机会,让王宝强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王宝强激动地接过500元的预付片酬,那一刻,他的心情无比激动。对他来说,这500元是一笔巨款。那年的冬天,他终于给家里打了第一个电话,询问家人的近况。电话那头,家人得知他有了工作,纷纷泪流满面。
王宝强认为,导演李杨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。他说:“《盲井》像是史今,把我带入部队;《天下无贼》像是袁朗,让我真正知道演戏是怎么回事;《暗算》让我在演技上有了突破;《士兵突击》让我真正奠定了位置。”
李杨看中王宝强,是因为他身上的质朴本色。李杨反对学院派表演模式,他觉得王宝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,就因为他“很贴近观众”。在李杨看来,王宝强很“努力”,他珍惜每一个机会。
《盲井》中的下井戏,要求演员真的到矿井中去表演。很多演员都放弃了,但王宝强却坚持了下来。李杨感慨地说:“这行里聪明人太多了,很多人拍电影就是为了成名,就是为了赚大钱,遇到危险就跑了。可是王宝强没跑,那时我觉得,这小孩行。”
王宝强认为,他能够得到《盲井》的机会,只有两条:一是坚持,一是相信。他不否认幸运的存在,但他认为,除了幸运,自身努力也是很重要的。他勤跑、勤打听消息,为了争取每一个机会。
王宝强从未学过表演,所以在片场只有一条,相信导演。他说:“拍《盲井》时我啥都不懂,拍《天下无贼》时更不用说,冯小刚那么优秀的导演,按他说的演就没错。”
《盲井》是一部低成本电影,演员拿的都不多,钱都放在制作上。王宝强说,当时他拍这部电影时,根本没想片酬问题,也没想上没上保险,只觉得这是个机会,一定要抓住。
王宝强从来不会主动跟人要什么。以前跑龙套时,穴头通常都会在演员费用上卡一手,但王宝强不争,给多少是多少。他说:“你跟人家争,人家就不用你了。”
版权声明: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句子迷 -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、文案和诗词!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欢迎关注:【绘画网】https://www.huihua8.ne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