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韩国著名作家崔仁浩的杰作《商道》中,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初,朝鲜商人林尚沃在商业旅途上遭遇的生死考验,他勇敢地践行着“为生而死”的信念。这个故事引人深思,令人回味无穷。
1809年,林尚沃随朝鲜朝廷使节团来到北京,投身于人参贸易。他倾尽家财,将2500公斤优质人参运往北京,正是中国冬至进补的旺季,人参市场供不应求。林尚沃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决定大赚一笔。
他命人在同仁堂门口张贴告示:“人参一斤,银子四十两!”这一价格震惊了北京商界,因为在过去几十年乃至一二百年间,北京人参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二十五两银子以内。人们纷纷猜测,这个朝鲜商人是不是疯了?
面对中国商人的联合抵制,林尚沃焦急万分,他的伙计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。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,林尚沃只能选择两条路:要么降价出售,要么原价运回国内。显然,这两条路都是死路。
眼看着归期临近,林尚沃尚未找到第三条生路。整夜难眠,他决定拜访随使节团而来的好友金正喜。金正喜学识渊博,与林尚沃交情匪浅。在畅饮一番后,林尚沃向金正喜请教:“当身置百尺竿头,上不能求生,下不能求活,如何是好?”金正喜沉思片刻,挥毫泼墨写下:“百尺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现全身。”并说道:“必死即生,必生即死。天无绝人之路,置死地而后生!”林尚沃豁然开朗,感激地向金正喜道谢,急匆匆地赶回家中。
第二天,林尚沃在同仁堂门口张贴新告示:“人参一斤,银两四十五。”价格再次上涨!这让中国商人一头雾水,他们只能等待林尚沃的下一步行动。
二月二日,使节团回国,林尚沃命人备马架鞍,准备轻装回国。然而,他下令烧毁一半人参,以示决心。这个举动让中国商人震惊不已,他们赶紧通过林尚沃的中国伙计王造时进行调解。最终,中国商人以每斤九十两银子的天价全部购得人参,林尚沃大获全胜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企业的生死往往只在一瞬间。在面对生死考验时,唯有选择局部的死,才能求得全局的生。商业哲学的核心在于教导企业领袖们,在困境中寻找生机,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版权声明: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句子迷 -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、文案和诗词!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欢迎关注:【绘画网】https://www.huihua8.ne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