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一个角落,有一个被沙漠包围的小村庄。这里常年风沙肆虐,干旱少雨,水资源成了村民们心中的奢望。这个村子原名泊江海,寓意着人们对水的渴望。然而,由于沙漠的侵袭,村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,沙进人退的景象在这里屡见不鲜。
然而,这个曾经被沙尘吞噬的村庄,如今却焕发出勃勃生机。这一切的转变,源于一场防风固沙的绿色革命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当地政府号召村民种植沙柳,这种能够在盐碱地生长的沙漠植物,成为了改变这里的希望。
沙柳不仅能够防风固沙,其木材还是制造纤维板的好材料。泊江海因此建起了人造板厂,每年产量高达8到10万立方米。工厂以每吨240元的价格收购沙柳,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种植沙柳的积极性。如今,无垠的沙漠已被成片的沙柳覆盖,沙柳成为了许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。
此外,沙柳还可以用于发电。令人惊讶的是,沙柳的热量含量与一般煤炭相当,甚至更优。今年初,我国在沙漠中建起了第一个以沙生灌木为原料的生物质热电厂。电厂附近还建有一个甲醇化工厂,利用工业废水作为电厂的用水来源,而生物质发电后的残余草木灰,则被用来制作钾肥。这种废物利用的方式,使得沙漠中的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。
正是这种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,使得沙柳不仅改变了沙漠的面貌,还支撑起了沙漠中的两个支柱产业。大自然对人类从不吝啬,只要我们拥有发现和智慧,就能在沙漠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。
版权声明: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句子迷 -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、文案和诗词!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欢迎关注:【绘画网】https://www.huihua8.ne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