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们自幼便沐浴在比较的洪流之中。教育告诉我们,竞争源于比较,于是我们自入学以来,便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斤斤计较的个体。那些总是占据上风的人,因恐惧失败而承受巨大压力;而那些屡遭败绩的人,则选择放弃自我。比较看似推动了我们的进步,实则让我们在群体中迷失了自我:我们无法在紧张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,无法舒适地展现自己,也无法挖掘自己的潜能。当习惯赢的人突然遭遇失败,他们会对这个世界产生质疑。
然而,真正的成功并非建立于比较之上。一位记者曾采访世界最大的连锁旅馆总裁,询问他:“你十四岁就辍学外出工作,曾在酒店担任侍应生、洗碟子、收餐具,但你却一步步爬到了这个位置,而那些与你一同工作的人,可能还在小饭店里洗碟子、收餐具——当时你知道你会与他们拉开如此大的差距吗?”总裁微笑着回答:“我不知道,我真的不知道。老实说,在我往上爬的过程中,我从未将与我一同洗碟子、收餐具的同事视为竞争对手,我只看到了自己应该走的路。如果我只想成为那群侍应生中最好的,我现在可能还在担任领班。”
不要因为渴望胜利而忽略了自己的个性和道路。这是每一个真正成功的人都懂得的道理。不要因为在一个小山坡上摔倒,就忘记了自己原本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志向。
在恶性竞争中,我们失去的将会更多。我的朋友曾分享过她的生活小故事:她数学成绩一直很差,总是比其他科目少很多分。她并非不努力,而是确实没有天分。为了弥补数学成绩的不足,她只好加强背诵其他科目。在这种“截长补短”的情况下,她的成绩还算不错。每个同学都知道她的数学不好。所以,当她某次月考数学取得一百分时,每个人都惊讶地看着她,仿佛她作弊一样。其实,她是下了很大的功夫,才在这个自己还算感兴趣的数学领域取得好成绩。而她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那位同学,在得知她拿到一百分,而自己“只有”九十七分时,当众痛哭流涕,指责她作弊。因为她曾在这次的出题老师那里补习过。她大声哭泣,使她不知所措……
这是国中时期的事情,但她至今记忆犹新。后来,她到台北读书,在大学联考中取得了第一志愿,却听说那位女同学落榜了。当她返乡时,在火车站遇到了她,她犹豫了一下,决定假装不认识,以免她在众人面前再次哭泣。
或许,“比较差”只意味着,你还有“比较好”的路。现在“比较差”,不代表你以后不会“比较好”。
教练法则: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,并非来自比较。争长短不一定有意义。
正如绿铃子拥有过多的水分,不会比常春藤长得好,过多的水分只会使它的根茎腐朽。而青苔即使争取了太多的阳光眷顾,也不会像向日葵一样绽放。比较也许不可避免,但切勿陷入恶性竞争,那样我们会发现,失去的将会更多。
版权声明: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句子迷 -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、文案和诗词!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欢迎关注:【绘画网】https://www.huihua8.ne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