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青藏高原的一处工地,项目经理部的位置与工地相隔1165米。这个数字乘以4,便得到了青藏铁路至高点的高程。水准镜沿着线路平移343米,有人抓住了标杆。通过水准镜,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身影,她的高程是1.62米,脸长15厘米,眼睛占了脸的三分之一,显得有些无神。
我大声喝道:“嗨,说你呢,别挡着我的标尺!”她吓了一跳,但没有逃跑,反而径直向我走来:“先生,麻烦您,能把这个杆子借我用一下吗?”多吉的汉语水平不高,低声问我:“她要什么?”我回答:“标尺。”多吉脸色大变,不等我开口,就让她退到了50米之外。
我发现她离开时,步伐比刚才至少小了0.14米——她的心情应该非常沮丧。我让多吉看牢镜子,跟在她后面。在盐湖边上,她望着掉在下面的行李包,呆呆地出神。她是想用“杆子”把行李挑起来。
姑娘跟我回到驻地,一屋子的光膀子邋遢男人都向她看过来。我让她抓紧时间与山下的旅行团联系,最好能在明天一早就把她送走。半夜里又刮起了妖风,狂风裹挟着沙石从窗前掠过,发出哗啦啦的响声。“风是咸的呀!”姑娘站在台阶上。我愣了一下,忍不住哈哈大笑。屋里丢出一只鞋,差点砸到我头上:“周颂民,在半夜里你鬼叫什么?捡了个女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!”我神色尴尬,抓了抓乱蓬蓬的头发。小姑娘却看着我微笑:“我知道了,你叫周颂民。”
对面就是高耸入云的雪山,在夜里看过去也闪烁着高贵而疏远的冷光。小姑娘抬起手:“你们是要把铁路修到那上面去?”我回答:“对,5072米,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,只要有了这条路,再深的山里都可以飞出凤凰。”她好像非常向往,牢牢地望向远处,许久之后,忽然扭过头:“你记住了,我叫杜明娟。”这时,我们相距5.01米。
邮递员踏着两寸厚的积雪,一路咯吱咯吱地跑到我面前。信是杜明娟从成都写来的,她说成都现在热得像一盆火,她想念高原清朗明媚的天气,想念这里的人。我哈哈一笑,就把小姑娘的呓语丢在了旁边。然而,信还是会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飞过来。
铁路即将横跨山脊时,杜明娟就要毕业了。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。我喜欢看她的信,捧在手里沉甸甸的,就像捧着大学时代的繁华热闹。两个月后,工程遇到了技术难关,这是意料中的事。杜明娟的信又飘然而至,她说她分到了青海。
从成都到青海,是她煎熬了日日夜夜的见证。父母的冷眼和坚决反对,都让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。她说只要我有时间,随时都可以在格尔木市一个名叫华风中学的教室里看到她的身影。我悚然动容,不知该如何回答她的热情。
第一次给杜明娟回信,我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些不沾边的话。只是“不经意”地,在第700多个字的空当里,我提到了多吉的妹妹,一个非常美丽的藏族姑娘,而我和她,只相隔20000多米。多吉大惊失色,扑上来抓我的脖子猛摇:“周颂民,我拿你当兄弟,你什么时候勾搭上我妹妹?”我被他掐得几乎窒息:“我都没见过你妹妹,拿来当一下挡箭牌,你别发疯行不行?”他说:“那个姓杜的女孩儿多漂亮,你不喜欢她?”多吉不明白。
这跟喜欢不喜欢没有关系,就像雪山和草原、标尺和桩点,看似近在咫尺,其实根本不可能融为一体。信寄出之后,很久没接到杜明娟的消息。8月,工程重新开工,却一连下了3天的雨。远远的,邮递员从泥地里趟过来,却不给我信,一脸诡异的表情盯着我:“老周,有你邮包。”
版权声明: 文学及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。句子迷 - 为您提供经典的句子、文案和诗词!仅供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有图片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欢迎关注:【绘画网】https://www.huihua8.net/